收藏
0有用+1
0

石人血泪山死难矿工纪念地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同义词血泪山(吉林省人民政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般指石人血泪山死难矿工纪念地
石人血泪山死难矿工纪念地,原名叫“浴淋塔山”,位于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大石人镇光环街北,面积约50万平方米,是民国时期的遗址。 [2-4]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此开办采炭所,并设立了“思想矫正辅导院”,采取了“要煤不要人”的掠夺方式进行疯狂开采。在恶劣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中,被其折磨致死的无数矿工尸体都被扔在了此山。日积月累,满山遍野尸体成堆,白骨累累,狼狗成群,血泪成河。为此矿工们将其改名为“血泪山”。“血泪山”上,老君庙、万人坑、父子坟、白骨坡等一处处遗址,纪录着日军侵华、残害矿工血泪铁证,无不向后人展示着日本侵略者奴役中国矿工的血泪史。 [2-4]
2019年10月7日,石人血泪山死难矿工纪念地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中文名
石人血泪山死难矿工纪念地
地理位置
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大石人镇光环街北
所处时代
1938年~1945年
保护级别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    号
8-0553-5-037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石人血泪山死难矿工纪念地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石人血泪山开办采炭所,并设立了乘应垫拔希民“思想矫正辅导院”,采取了茅旬户“要煤不要人”的掠夺方式进行疯狂开采。 [2] [4]
1964年5月,原通化矿务局臭懂戒采辨浆在“石人血泪山”上修建了展签己览馆和“老君庙垫龙想”“父子坟”“夫妻坟”“万人坑”“填人沟”等7处参观景点。 [2] [4]
2009年以来,己劝垫江源区政府逐年对石人血泪山死难矿工纪念地进行保护修缮。 [2]

遗址特点

播报
编辑
石人血泪山死难矿工纪念碑
石人血泪山面积约50万平方米。血泪山,原名浴淋塔山。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此开办采炭所,并设立了“思想矫正辅导院”,采取了“要煤不要人”的掠夺方式进行疯狂开采。在恶劣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中,被其折磨致死的无数矿工尸体都被扔在了此山。日积月累,满山遍野尸体成堆,白骨累累,狼狗成群,血泪成河。为此矿工们将其改名为“血泪山”。“血泪山”上,老君庙、万人坑、父子坟、白骨坡等一处处遗址,纪录着日军侵华、残害矿工血泪铁证,无不向后人展示着日本侵略者奴役中国矿工的血泪史。 [2] [4]
石人血泪山死难矿工纪念地建参观纪念址8处,山顶有高约15米的纪念碑一座,上书“日伪统治时期死难矿工纪念碑”,向下有百级台阶,入口处有三个跪伏的罪魁生铁铸像。 [2] [4]

主要展览

播报
编辑
石人血泪山罹难矿工纪念馆
2018年,原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的阶级教育展览馆升级改造为罹难矿工纪念馆。馆内设有“天藏富矿、殖民劫难、日本开矿、矿工血泪、东北光复和前事不忘”六个展厅,集中展现了日本铁蹄下的矿工灾难史,东北人民不甘屈辱的反抗历程,日本侵略者疯狂掠夺东北矿产资源、残酷压榨中国矿工的血泪历史,在中共地下党领导下,矿工们与日本侵略者顽强抗争的斗争史及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画面。 [3]

研究价值

播报
编辑
石人血泪山死难矿工纪念地作为吉林省存在的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和奴役残害中国人民的三大历史遗存之一,自开馆以来共接待中外人士370余万人次参观,不仅教育影响了两三代中国人,也深深地被前来参观的国外友人所铭记,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教育作用。 [4]

保护措施

播报
编辑
2015年8月,石人血泪山死难矿工纪念地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
遗址碑
2019年10月7日,石人血泪山死难矿工纪念地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旅游信息

播报
编辑

地理位置

石人血泪山死难矿工纪念地位于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大石人镇光环街北。
石人血泪山罹难矿工纪念馆

交通信息

自驾:自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人民政府开车前往石人血泪山死难矿工纪念地,路程约17.6千米,用时约2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