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干湖冬捕旅游全攻略
· 省内冬捕攻略集锦
· 查干湖冬捕文化内涵初探
· 你知道冬捕是怎么操作的吗…
· 查干湖-乾安公园-泥林二…
· 查干湖冬捕节开幕式一游
· 查干湖一日游
· 草原秀色游
  首页
 

  查干湖冬捕文化内涵初探



编辑:刘通达    点击数:112    更新时间:2010-11-22 17:29:48

    查干湖渔猎文化中体现的宗教文化主要是蒙古族萨满教和藏传佛教相结合的信仰体系。本文意图从“查干湖冬捕活动”入手,对“查干湖冬捕仪式”进行初步探究。

    一、地域信仰体系的历史沿革

    1、查干湖概况

    查干湖(蒙古名为“查干淖尔”),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西邻乾安县,北接大安市,地处嫩江与霍林河交汇的水网地区。查干湖是中国第七大淡水湖,幅员面积420平方公里,是我国东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属于草原湖泊。它的补给水源原本是霍林河,到1976年,霍林河水断流,查干湖水源供给不足,水域面积萎缩到不足50平方公里。当时前郭尔罗斯县委县政府启动将松花江水引入查干湖的“引松工程”项目,把松花江水源源不断地引入到查干湖。至此,查干湖有了稳定的补给水源,焕发了青春,又重见了昔日的青山碧水。查干湖的复活,有效地改善了周边的环境,形成了明显的小气候,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查干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可以说,它承载着郭尔罗斯历史。

    查干湖位于北纬45度,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如今已成为全世界仅有的少数冬季冰下捕鱼地之一。郭尔罗斯是少数民族聚居地,至今仍保留着古老渔俗,被专家称为“最后的渔猎部落”。因而这里不仅是经国家认证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颇具特点的旅游名胜地。它不仅是吉林省第一大淡水湖,也是我国东北平原第一大淡水湖。1986年8月,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吉林省查干湖自然保护区”。

    2、查干湖文化的形成

    查干湖承载着郭尔罗斯的历史,在传承郭尔罗斯历史的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查干湖文化。查干湖文化是由特殊的地域条件决定的。可以说,查干湖文化是几种文化融合形成的,主要有三种:一是查干湖自身的渔猎文化,二是郭尔罗斯草原的蒙古族游牧文化,三是农耕文化。渔猎文化、游牧文化、农耕文化三者之间在郭尔罗斯草原长时间相互碰撞,相互交融,最后形成了查干湖文化,所以有些作家称查干湖为“最后的渔猎部落”。查干湖文化是郭尔罗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渔猎文化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当地的青山头人以捕鱼打猎为生,逐渐形成了渔猎文化。从辽代开始,辽国皇帝每年春季都会到查干湖举行“春捺钵”,举行“头鱼宴”、“头鹅宴”,把捕获到的头鱼、头鹅赐给大臣食用。之所以举行“春捺钵”,其目的是要拢络这里的部落首领,实际上也是一种行政过程。游牧文化主要来源于蒙古族,游牧文化出于对山水的崇拜,蒙古人征服辽金古城塔虎城之后开始祭湖,在青山头上行“九九礼”祭查干湖。醒网仪式是渔猎文化的体现,目的是冬季打鱼前把沉睡在库房里的网“唤醒”,开始时和祭湖没有联系,是两件独立的事情。后来经过了一段历史过程,郭尔罗斯历史上有一个叫恭格拉布坦的王爷,他大量开发郭尔罗斯草原,引进关内人开垦长春、农安、九台一带土地,引进了中原的农耕文化,人口逐渐增多,由于郭尔罗斯特殊的地域环境,要解决人的生存问题不能只靠一种产业的收获,需要牧业、农业、渔业多方位提供产品维持生计,为了解决吃的问题,逐渐把农业和渔业、牧业结合起来三种文化在相互碰撞中有机地结合,而结合点是宗教,这里萨满教起决定性的作用,佛教起到调和作用,所以在“祭湖醒网”仪式上有宗教活动。

    “祭湖”和“醒网”原本是分开进行的。郭尔罗斯蒙古人把“祭湖”和“醒网”结合在一起,主要是因为引入了农耕文化,并通过佛教的参与,使“祭湖”和“醒网”相融合。按照郭尔罗斯人的理解,接受渔猎文化一方面是生存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对信仰的一次冲击或变革。为了找到心灵的安慰,他们就请喇嘛诵经,祈求佛祖的认同,从而逐渐使藏传佛教的喇嘛诵经、查玛舞起到“祭湖醒网”的中间调和作用。

    其实,“祭湖醒网”仪式本身所体现的宗教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最原始的宗教萨满教。萨满教是阿尔泰语系民族早期信仰的宗教,萨满教的核心是万有灵论、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其最根本的信仰有:灵魂观念、神灵观念。主要崇拜:自然、动物、祖先、偶像等。查干湖“祭湖醒网”体现的主要是自然崇拜,其中“祭湖”体现的是神灵观念,就是湖神崇拜。在蒙古人游牧文化中,最初的宗教就是萨满教,信奉自然崇拜,以“腾格里”天神为主,同时还要祭拜天地山川、日月星辰、江河湖泊、风雨雷电、动植物等。“醒网”体现的是灵魂观念,认为渔猎用的大网有意志和感情附着,认为无生命体的物质也有灵魂。一般认为,萨满教起源于渔猎时代,所以查干湖“醒网”仪式本身是早期查干湖人(青山头人)、契丹人共同接受和所实施的一种萨满教之物体有灵的祭拜活动。蒙古族信仰佛教后,同渔猎文化相冲突。但为了生计,逐渐接受了渔猎文化,并参与了“醒网”仪式,以至最后将“祭湖醒网”仪式结合起来进行。查干湖文化的内涵非常广泛,不但有“祭湖醒网”,还包括蒙古族歌舞、说唱、器乐、宗教等方面。

    二、冬捕仪式过程的程式

    1、冬捕仪式中的宗教祭祀活动

    查干湖冬捕仪式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宗教祭祀仪式,又叫“祭湖醒网”;二是捕获头鱼活动。

    “祭湖醒网仪式”,意在祭祀湖神、唤醒冬网,奉拜天父地母,保佑万物生灵永续繁衍,百姓生活幸福安康。整个祭祀过程极具民族特色,内容相当丰富,先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也颇费心思,供桌、供品以及出场人物、出场顺序都有定数、定序,不可偏差。通常情况下,由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或渔把头主持仪式,在开网眼的冰面上,摆放糖块、炒米、水果、奶干等供品,点燃香火、炭火锅,进行赞语祝辞,祝愿冬捕平平安安,多出鱼、出好鱼。

    在祭湖吉日上,首先要在凿好的冰洞前摆放一张红色供桌,上铺黄布,摆好三只香炉、四大碗白酒(其中一碗为渔把头准备的)、九炷高香,几只装好冬网的马拉爬犁、诵经的喇嘛(每人手持法轮等佛具,怀抱盘装水果、奶干、奶皮、炒米、糖块等供品)。查干湖冰封如镜,雪花飞舞,人头攒动,一派热闹的景象。随着妙音寺钟声响起,喇嘛们披着紫色袈裟,头戴“鸡冠帽”,手持法铃、“奔巴”(圣水壶),奏起“经堂”音乐,鱼贯而出,绕祭台三圈。宗教仪式上的“查玛舞”与“祭湖”同时进行,44人身穿色彩斑斓的查玛服装,头戴鹿、牛、鹰、蟒斯(魔鬼)、骷髅等面具,手配刀、叉、剑、鞭、锤等法器,迈着铿锵的舞步,向人们展示了诸神的世界,以示敬神驱魔。此时,渔工们在约50米的场外等候,锣鼓、钹、法号组成的鼓乐队在主场地左侧就位。当主持人宣布“醒网、祭湖仪式开始”时,鼓乐队奏乐,喇嘛诵经,头戴披肩帽、身着蒙古长袍的渔把头随即登场。9名手持哈达、奶酒的蒙古少女和2名手拎奶桶的蒙古族青年走进“醒网”场地,为渔工们壮行。喇嘛们一边将“奔巴壶”中的圣水向空中弹洒,一边摇动手中的法铃,齐声诵念祭祀天父、地母与湖神的经文。渔把头手端着盛满奶酒的檀木大碗,面对苍天和查干湖高声诵道:

    啊,长生天,先祖之灵,

    庇护众生,求昌盛,求繁荣。

    查干湖,天父的神镜;

    查干湖,地母的眼睛。

    ……

    开冰下网出鱼喽,

    “头鱼宴”上庆丰登。

    《祭湖辞》完毕。渔把头用左手蘸着碗里的奶酒不断的弹向天空、地面,然后将碗里的奶酒倒人雾气腾腾的冰眼,以示敬献湖神。喇嘛们一边诵经文,一边将供桌上的供品抛入冰眼。这时渔把头面对“湖眼”,诵起了《醒网辞》:

    长生天,先祖之光,

    日精月华,庆丰盈,祝辉煌。

    查千湖,绿色的福地,

    查干湖,黄金的鱼仓;

    ……

    捕鱼节上醒网喽,

    天地人和唱太阳。

    《醒网辞》完毕,万顷银湖立即沸腾起来。渔把头高喊“拿酒来,喝酒壮行!”待渔工们将浓香的奶酒一饮而尽,随后蒙古族姑娘们用木制的方盘为渔工们端来了奶干、炒米。渔工们尽享着“红网”捕鱼前的愉快!这时,渔把头高声喝令“鸣喜炮,醒网出发!”妙因寺的喇嘛们再次诵经,鼓乐鞭炮齐鸣,查玛舞尾随相送。

    2、捕获头鱼

    数十名身穿羊皮大衣、腰系红带的渔民,赶着几辆大马车出发了。在选定的地点下好网,几个渔民驾上四五头高头大马开始拉动绞车,从2米见方的冰窟窿内向外收网。随着第一网鱼被拉出冰面,一尾尾及其灵性的头鱼从水中脱颖而出,举世闻名的冬捕奇观正式开启。随着主持人的一次次报价,一尾尾头鱼被现场拍卖。在现场观众热情的竞买中,拍卖价格从2999元一路飙升,最终分别拍出了7000余元的高价,尽管头鱼价格要比普通鱼高出很多,但仍然吸引了无数的参与者,因为他们相信,吉样的鱼将给自己带来吉祥的运气,瑞雪圣湖昭示着明天的生活将更加富足美满。

    三、结语

    如今,查干湖的渔猎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查干湖冬捕以其原始的捕捞方式和壮观的捕捞场面展示出传统渔业的迷人景象和北国冬季的奇特风姿,成为塞北别有洞天的特色景区景点。查干湖冬捕,今属世界一大奇观。它归属蒙古族渔猎文化之沉淀产物,对查干湖文化,及其冬捕习俗的研究,正方兴未艾。(来源:《内蒙古艺术》)

【字体: 】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