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最熱

不要深藍,不要深綠,要多采多姿

蓬著頭,穿著寬大的米色休閒衫和牛仔褲,來自台灣的許峰雄博士是擊敗人腦的超級計算機——「深藍」的發明人。

    其他

蓬著頭,穿著寬大的米色休閒衫和牛仔褲,來自台灣的許峰雄博士是擊敗人腦的超級計算機——「深藍」的發明人。
「深藍」在一九九六年開始與人類西洋棋冠軍卡斯帕羅夫競賽,被視為「人腦與電腦的戰爭」,最後「深藍」以三.五比二.五的總比數擊敗卡斯帕羅夫。
台大電機系畢業後,許峰雄進入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攻讀博士,開始他長達十二年的「深藍」計劃。
一九九七年計劃結束,許峰雄進入美國IBM研究院、康柏研究院服務,兩年前來到北京的微軟亞洲研究院,見識到中國急起直追的研發能量。微軟亞洲研究院最近登上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刊物封面,被譽為「全世界最熱門的電腦研究院」。
台灣的研發路該怎麼走?當電腦擊敗人腦,教育又該如何變革?「不要『深藍』,不要『深綠』,要多彩多姿,」許峰雄打趣地說。

 問:台灣企業正往微笑曲線的兩端品牌和研發走,在研發端你有什麼建議?
 答:研發最重要的是人,再來是文化,開放和多樣的文化很重要。基本上要看得廣,懂得多,自己擅長的不要忘記。
 我跟台灣的教授聊,發現台灣研究經常是一窩蜂,感覺誰掌政,誰喜歡看哪一種論文,就只有那種計劃可以拿到經費。但是所有的人做一件事情,就違反了多樣性。
 台灣要想自己跟別人有什麼不一樣,要做不一樣的東西,先看清楚自己有什麼強處,有的時候即使別人已經卡位了,但是你把自己的強處搬到那裡,還是有勝過別人的機會。我一直強調多樣性,因為研發的機會經常在「兩個領域之間」。
 已經很專的領域,有兩條路可以走:把原來的領域弄得更專,看得深一點,就會發現還有蠻多事情可以做;或是把原來的專長拿到別的領域看看,搞不好有很多機會。
 深藍就是一個例子。基本上我從另一個領域過去,然後把原來的人「殺」掉了。跟電腦下棋,這是什麼領域的計劃?是人工智慧,當初我學的是和人工智慧不相干的工程,用IC設計來增加運算速度。
 從我的角度來看,只要算得愈快,棋力就愈強,但是做人工智慧的人對這個理論很反感,他們認為這個趨勢已經飽和了,所以要加點智慧進去,讓電腦能夠學習,愈來愈聰明。但是我仔細看那個速度曲線,其實還再往上。
 我可以提供的是,讓計算機速度加快,達到世界冠軍的水準。看到這個機會,我就跳進去了,這是我原本擅長的技術,到一個新的領域去做,從硬體跳到人造智慧的領域,用工程學的方法做,跳出原本人工智慧的框框,反而打敗了世界冠軍。
 問:怎麼看中國的研發能力?
 答:現在全世界重要的會議,微軟亞洲研究院發表的研究論文比例已經超過一○%,那是很恐怖的,微軟研究院總部可能都沒有這個比例。微軟總部有三百人,亞洲研究院兩百人,但是亞洲研究院發表的論文還多一點。
 微軟一開始就很有企圖,第一件事就是找全世界最好的人來,距離北大、清華騎腳踏車十五分鐘的距離。亞洲研究院就素質來講,可以跟美國一拚,蠻多是碩士生,平均年齡在三十歲左右。
 美國比較個人主義,研究經常是單槍匹馬作戰。亞洲研究院產生了新的模式,經常是團隊作戰。一看到機會,這個機會是可以用足夠的研發能力做出來,就集體作戰。所以有些事情在美國,因為總是一個人,不會想去做,因為太大了。但是在亞洲研究院就覺得可能去做。
 但是分工的結果,很多人只做整個計劃的一小部份,不曉得大體是怎麼回事,這就必須要教,要讓他有大觀。
 一個成功的研究人員一定要曉得整個來龍去脈,這是大陸的通病,老師帶學生只做一小塊一小塊,一個蘿蔔一個坑,大家只曉得自己的坑是怎麼回事,不曉得跟其他人的互動,做半天不知道目的是什麼。團隊就是逼得自己去了解別人在做什麼,看別的東西,更多樣性。
 台灣算是沒有研究機構存在,多半還是在發展的部份,而且薪水不一樣。總之,有對的人,對的態度,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

廣告
相關熱門主題
你可能有興趣
廣告
決戰減碳時代!2050年淨零排放,一起迎接永續新世代 |2024 第五屆天下SDGs雙日國際論壇
最新訊息
領取首訂優惠3個月$499(原價$790)
App內開啟 更舒適的閱讀體驗
訂閱天下雜誌電子報

天下雜誌當期內容的精華與延伸,每周三發送最具時效性的深度內容